勇者無懼
幾年前我認識一位母親,丈夫因生意失敗,不能面對打擊,入了精神病院。為供養兒女生活讀書,她要兼幾份工作,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這位母親慨嘆,若丈夫可以放開心懷,家人就不必受這麼多苦。我很有同感,但有多少人可以坦然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呢?在我們現今的社會也有很多這樣的悲劇。許多年輕人考試名落孫山,沮喪得想自殺;而少女一失足成千古恨者,更時有所聞。他們不能面對自己的失敗,家人又不能諒解,便會造成很多家庭悲劇。
另有一種情形是,當事人可以坦然面對失敗,但周遭的親朋好友卻不能接受,導致他精神痛苦,這是很大的問題。在武俠小說中就有一個典型的例子,這人叫慕容復,是大燕國的後裔,終日希望重建大燕國,祖宗幾代也都懷著這個理想,以至他一生的精神都放在這個目標上,甚至因這緣故而捨棄兒女私情。他的表妹黃語嫣是金庸筆下一個絕色美女,溫柔、順服,雖然她很喜歡他,慕容復卻無法對她付出真感情,因他要用婚姻作賭注,來達成復國宏願。有一天,他在少林寺和書呆子段譽比武,希望打倒他,就可以在群雄面前建立聲望,誰知段譽傻乎乎地用〝六脈神劍〞把他打倒了。他腦羞成怒想偷襲段譽,卻給喬峰一把抓住,重重摔在地上,使他在群雄面前無地自容。那時慕容復萬念俱灰,正想自殺,他失蹤多年的父親就在這時出現並指責他:「難道復國的雄心抱負在你身上就此完結了嗎?」他不能接受兒子放棄復國的理想。可惜結局時,復國的理想破滅,他精神崩潰,只能在一班小朋友面前,被他們戲稱王上、殿下,而他的丫頭就分糖果給他們。慕容復原是一個非常英俊聰明,武功高強的人,如果能夠接受自己的失敗,相信他的後半生絕不至如此,實在令人遺憾。
愛迪生是出名的科學家,他研究電燈,試了一千多種方法都失敗,他的夥伴放棄了,他卻認為既知已有一千多種方法行不通,便更接近成功了。因他積極面對失敗,不灰心的改進,我們才有今日用電的方便。
大家都知道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位殺人不眨眼的希特拉,在最後兵敗時寧可自殺,也不讓敵軍進入柏林來捉住他。在聖經裡,有個人名叫猶大,原是耶穌門徒中的一個。他跟從耶穌三年之久,看見耶穌很有能力,能行神蹟、醫病、趕鬼,就想迫使耶穌做革命英雄,帶領以色列人脫離羅馬統治。可惜他失敗了,反而出賣耶穌,讓當時政治和宗教的領袖處耶穌死刑,釘祂十字架。猶大雖然後悔了,覺得他害死一個無辜的人,但他沒有勇氣面對現實,反而落得自殺的下場。
聖經中另有一人叫彼得,也是耶穌的門徒,但在耶穌被捕後,三次不認祂。後來彼得見到死後復活的耶穌,明白原來耶穌是真神,便承認自己的錯,求耶穌赦免,耶穌寬恕了他,後來彼得成為偉大的傳道者。可見「承認錯誤」與「面對失敗」有密切關係。一個人如果不承認自己有錯,或不接受自己犯的錯,他就不能面對自己的失敗。如果他肯認錯,真誠悔改,就有新的希望。
悔改,便意味著轉機,前面有路可行;耶穌基督已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祂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其實我們一生中會做錯很多事,問題是,我們能否面對它,改正自己。很少人願意對人說:「對不起,我錯了!」聖經說:「人心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一個不能接受失敗的人,就成了執迷不悟和頑固的人。朋友,無論我們以往犯了多少過錯,只有勇敢認錯,面對自己的軟弱,才有新希望。
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是真神上帝差派來世上的救主,要拯救我們的靈魂,將我們從罪中釋放出來。我們若肯來到耶穌面前,承認我們的錯,上帝是慈愛、信實的,必會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的不義,給我們新的生命。
朋友,如果您要接受真神上帝賜給您的這份救恩,禱告就是第一步。您可以這麼說:「主耶穌,謝謝你為了贖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可以與上帝和好。我願意接受你作我的救主,賜我新生命,與我同行。奉耶穌的名,阿們!」
本文取材自鄺健厚牧師的「人在江湖」粵語節目,歡迎你發送與親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