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广播
回到图书馆
第 一 讲 「失去」的苦难的情绪表现

苦难是甚么?简单说是一种不快乐的心情,有两方面:一是失去寳贵东西的伤痛,例如失去赖以养生的工作、婚姻、亲人……等;一是发生不好的事,譬如病痛令自身的安全,生存受到威胁,那种患得患失、困惑、惧怕的心情。大部份看精神科医生的人都是与苦难有关,或是苦难造成他的精神不穏,或是精神不穏造成他的苦难。这一讲是谈「失去」的苦难。

人为甚么会有苦难?当人遭遇苦难的时候,会有甚么反应?当人遭遇极大苦难的时候,心理会有四个阶段的情绪转变,每个情绪转变阶段时间的长短视乎每个人的性格与其周围帮助的人有关系。第一个心理反应一定是震惊,震惊之后会感事情好像不是真的;于是进入否定的阶段,这不是刻意去否定,是基于伤痛、惊怕,以致不肯相信;这阶段之后,进入心里忿忿不平,为甚么这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生气、忿怒抗议,怨天尤人;不平情绪激动之后会进入失望,感到生存没有意义,不想活下去。这四个阶段全是情绪化的,没有进入思考,但这也是很正常的反应。对这种反应不明白或没有认同感的人去安慰辅导苦难者,反会惹他们反感。当情绪化的阶段过了以后,就进入接纳事实是真的阶段,这时候会比较理性的去思考,认清并知道还是要活下去,路还是要走的,于是重新处理自己的情绪,整理自己的生活。

面对苦难,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心理反应会有甚么不同?他们都同样会非常生气,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面对苦难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信神与不信神的人都一样,两者的差别是在于接受苦难之后,对“苦难”本身是否有意义的思索。不信神的人只当苦难是他人生一个不好的际遇,或是生命的一个或然率,接受人生总有倒楣的一天,持这种“认命”人生观的人衍生出来的是对人生感到无可奈何,持守做一日和尚拷一日钟,想多了也没用的心态。而信神的人也有两种:一种是与所信的神没有沟通,只相信祂会保佑,遇到苦难,归咎于或是自己拜神不够虔诚,这与相信偶像无异;一种是真正的基督徒,他认识神是创造者,祂是全能、慈爱、公义,相信祂不会不公平。所以,人要克服苦难,要找到苦难的意义,不信神的人觉得苦难没有甚么意义,只有基督徒才会对苦难觉得有意义。

面对苦难的人要从情绪化的阶段走出来是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有些人是几个月,有些是一年,视乎每个人对事件所感受伤痛的深浅而定。也有些伤痛是以为己经克服,愈合了,但有时可能受某些情景,例如一首歌拘起回忆,伤痛便重新回来。所以情绪变化阶段只作为一个参考,那一个阶段会比较反复,端视苦难者的心理状况。

明白苦难者不同阶段的反应,对辅导者有两个用处:第一,可以作出适当的帮助,若不知道苦难者是在那一个阶段,就是辅导者的出发点良好,也生不出帮助的效果,反而可能误事,就如约伯遭遇苦难,他的朋友对他的劝解反令约伯伤痛,辅导者对受苦难者要有同理心,不要讲一些不适宜的话,也不要作出批判;第二,可以要了解当事人的心理变化,有些人面对大苦难,在短时间的震惊之后,便显出没有甚么的样子的反应,我们不要给这表面的现象骗了,这些人可能只是把感受隠藏,或是当时不识得怎样表达,把悲哀压抑,过不久真实的反应便会发出来。这情况下,辅导者要帮助苦难者把情绪表达出来,不然,会变成身体的病痛,如高血压、头痛。

有些灵性好的基督徒,当苦难临到时,会马上说:「那不算是甚么一回事,依靠神可以走过去。」这种反应出现在一个真正信靠神,与神同行的人身上是有可能的,这些人确实是可以靠著神胜过苦难。但一般凡夫俗子,都会有情绪,就是初期看似没问题的,后来都要来找精神科医生,见医生的时候,有些人的情绪都陷于崩溃了。从心理健康观点看,适当的表达,例如抱怨都是健康的,这不是属灵与否的问题,而是人的心理需要自然发泄,不要忘记,神造我们是有人的本能、人的反应,不要认为是自己属灵的,就将临到身上的事情都接受,要接纳人会有不服气的时候,承认这是人的软弱。

目录 <<
第 一 讲 「失去」的苦难的情绪表现
> 第 二 讲 面对「压力与威胁」的苦难